close
想像一位路人走進麥當勞點餐…
「給我麥香魚,謝謝。」
「我吃素。」店員面無表情的這麼嘟噥著…
他先是一愣,再想也許店員在跟其他人交談,輕輕喉嚨又說了一次。
「給我麥香魚,謝謝。」
「我吃素。」店員面無表情的再次嘟噥道…
這次他確定這是對著他說的,他覺得莫名其妙,不過還是很有風度的這麼說…
「我沒吃素,請給我麥香魚。」
「我吃素。」面無表情的店員嘟噥…嘟噥…
一股怒火中燒,我管你吃不吃素,給我麥香魚!
這是我聽了波哥雷里奇鋼琴獨奏會之後的心情寫照。
明明都是獨奏曲目,舞台上卻並排了兩部鋼琴,不是雙鋼琴音樂會上面對面的排列方式,而是並排著。觀眾席燈光暗了,舞台上燈光卻只亮了一半,還來不及思考這昏黃照明的原因,波哥雷里奇已經進場,在掌聲中坐上深處的那架鋼琴,彈奏蕭邦的夜曲。
彈奏,這個字眼非常恰當的傳達了手指與鍵盤之間的互動,甚至包括這動作引發的一連串機械反應直到琴弦被振鳴為止,但現在並不是這樣的,我應該把「彈奏」置換成「摸奏」,鋼琴家的每一個觸鍵都像是尚未完成就放棄了,從而讓琴槌產生了敲打在琴弦時的一陣踟躇,每個如此產生的音點在出現時就迅速的下墜。過份的緩慢,使旋律瓦解成一個一個獨立的音粒,聽眾僅能勉強以對樂曲原貌的熟悉程度或想像力去撿拾並串起這些散落的音粒,同樣被解體的和弦已沒有和弦的意義,慢到沒有節奏可言,更不必講哪裡還有結構與風格存在。以至於稍微快速-其實是對比於那離譜的慢速而言-的一列稀疏的音符,竟成為久旱望渴的聽眾心中、鋼琴家刻意不露鋒芒的明證。問題是,鋼琴家有何必要在音樂會上隱藏高超技巧到讓音樂都不成音樂的地步?
燕語柔聲、細語呢喃、以唇語唸著情詩、或悄聲祝禱、或憑欄喟嘆、抑是低聲啜泣不成語句,有千百種方式輕且慢的讀一行字、一句話。偏偏我不知道波哥雷里奇為什麼這樣處理樂句,既使他以為演奏者能無視原曲的內涵,而擁有完全主宰樂曲-那麼他為什麼不乾脆去作個自由即興派爵士樂手-的無上權利,好吧!但他的樂句是以什麼樣的情感去處理的?聽完所有的樂曲,我還是無法理解。一個影像不斷的出現在我的眼前,臥床已久的失智老人無意志且虛弱的搖動著病床的嘟噥。是的,讓我們把這世界所有的呢喃都換成嘟噥,一整場音樂會的嘟噥,就在鋼琴家躲在昏暗的角落裡、有意或無意的沈溺在一個又一個嘟噥之中的當兒,幽暗的聽眾席逐漸明亮了起來,我看見一張張由半昏迷狀態突然清醒、帶著些許驚恐卻精神飽滿的臉孔,面面相覷著,掉落節目單、提包、與交頭接耳的噪音此起彼落,當鋼琴家在台上陶醉,觀眾卻在台下清醒過來,台上的燈光越來越暗,四周卻越來越鮮明,那些聲響甚至取代了琴聲,成為現場存在的聲音的主體,再沒有比這還要令人惶恐與訝然的場景了。
如果波哥雷里奇選擇在音樂會上表現的是內斂或沈潛,我會欣然接受並細心體會,但他選擇的全是氛圍性質的小品,而沒有任何較為深刻的大曲,因此只能有兩種解釋,一是他選錯了曲子,不然就是他希望在這些作品上加入原本不屬於它們的東西,然而,這是一個演奏家不應該作的事,但更誇張的是,他把這些作品中原本該有的東西都放掉了,就在他不知所云的嘟噥之中…
這場音樂會由波哥雷里奇與陳毓襄輪流演出,所以工作人員必須在兩人交替之間上台闔上一架琴的響板再打開另一架的,既然從頭到尾都是獨奏形式,台上何必擺放兩架鋼琴?也許波哥雷里奇希望單獨使用一架鋼琴,這種堅持是可以接受的,但擺明了是主秀的人,為什麼躲在後面?
主流的解釋是,這場音樂會想塑造一種對比的效果,曲目上慢與快的對比,燈光上暗與亮的對比,鋼琴擺設上後與前的對比,我可以接受這個講法,但我並不同意在音樂會上故弄玄虛,何況使弄的這般拙劣。
他修禪,文宣這麼告訴我們,但,這關我們什麼事?再者,禪是這麼半死不活的東西嗎?
我被這堆嘟噥搞的快窒息了,半場休息時,我一度以為音樂會已經結束,而下半場則是持續的耗弱,我無法在他的樂句裡呼吸,但確實能感受到鋼琴家那毫不平順的吐息,乃至於自己必須在他那雖只有一瞬間卻容易被察覺的急促喘息時,預先作個深呼吸。我無法平靜且無法思考,無法體會這是什麼境界,一個不過49歲的男人,有必要把自己塑造的像尊老仙嗎?我一點都不覺得他超脫了什麼,他不敢面對他的聽眾,不敢面對他的鋼琴,不敢面對他鋼琴家的身份,甚至不敢面對他的生命,而他只有49歲!
夠了,波哥雷里奇先生!
不管你要如何安排你的人生、塑造你的形象、修你的道、信你的教,那都是你家的事,我,一個聽眾,讓你之所以被稱為鋼琴家並賦予鋼琴家存在意義的這群人之中的一個,並不偉大,要求也不高,我走進音樂廳去,只是希望聽到你演奏的音樂,所以…
波哥雷里奇先生,請給我音樂!
「給我麥香魚,謝謝。」
「我吃素。」店員面無表情的這麼嘟噥著…
他先是一愣,再想也許店員在跟其他人交談,輕輕喉嚨又說了一次。
「給我麥香魚,謝謝。」
「我吃素。」店員面無表情的再次嘟噥道…
這次他確定這是對著他說的,他覺得莫名其妙,不過還是很有風度的這麼說…
「我沒吃素,請給我麥香魚。」
「我吃素。」面無表情的店員嘟噥…嘟噥…
一股怒火中燒,我管你吃不吃素,給我麥香魚!
這是我聽了波哥雷里奇鋼琴獨奏會之後的心情寫照。
明明都是獨奏曲目,舞台上卻並排了兩部鋼琴,不是雙鋼琴音樂會上面對面的排列方式,而是並排著。觀眾席燈光暗了,舞台上燈光卻只亮了一半,還來不及思考這昏黃照明的原因,波哥雷里奇已經進場,在掌聲中坐上深處的那架鋼琴,彈奏蕭邦的夜曲。
彈奏,這個字眼非常恰當的傳達了手指與鍵盤之間的互動,甚至包括這動作引發的一連串機械反應直到琴弦被振鳴為止,但現在並不是這樣的,我應該把「彈奏」置換成「摸奏」,鋼琴家的每一個觸鍵都像是尚未完成就放棄了,從而讓琴槌產生了敲打在琴弦時的一陣踟躇,每個如此產生的音點在出現時就迅速的下墜。過份的緩慢,使旋律瓦解成一個一個獨立的音粒,聽眾僅能勉強以對樂曲原貌的熟悉程度或想像力去撿拾並串起這些散落的音粒,同樣被解體的和弦已沒有和弦的意義,慢到沒有節奏可言,更不必講哪裡還有結構與風格存在。以至於稍微快速-其實是對比於那離譜的慢速而言-的一列稀疏的音符,竟成為久旱望渴的聽眾心中、鋼琴家刻意不露鋒芒的明證。問題是,鋼琴家有何必要在音樂會上隱藏高超技巧到讓音樂都不成音樂的地步?
燕語柔聲、細語呢喃、以唇語唸著情詩、或悄聲祝禱、或憑欄喟嘆、抑是低聲啜泣不成語句,有千百種方式輕且慢的讀一行字、一句話。偏偏我不知道波哥雷里奇為什麼這樣處理樂句,既使他以為演奏者能無視原曲的內涵,而擁有完全主宰樂曲-那麼他為什麼不乾脆去作個自由即興派爵士樂手-的無上權利,好吧!但他的樂句是以什麼樣的情感去處理的?聽完所有的樂曲,我還是無法理解。一個影像不斷的出現在我的眼前,臥床已久的失智老人無意志且虛弱的搖動著病床的嘟噥。是的,讓我們把這世界所有的呢喃都換成嘟噥,一整場音樂會的嘟噥,就在鋼琴家躲在昏暗的角落裡、有意或無意的沈溺在一個又一個嘟噥之中的當兒,幽暗的聽眾席逐漸明亮了起來,我看見一張張由半昏迷狀態突然清醒、帶著些許驚恐卻精神飽滿的臉孔,面面相覷著,掉落節目單、提包、與交頭接耳的噪音此起彼落,當鋼琴家在台上陶醉,觀眾卻在台下清醒過來,台上的燈光越來越暗,四周卻越來越鮮明,那些聲響甚至取代了琴聲,成為現場存在的聲音的主體,再沒有比這還要令人惶恐與訝然的場景了。
如果波哥雷里奇選擇在音樂會上表現的是內斂或沈潛,我會欣然接受並細心體會,但他選擇的全是氛圍性質的小品,而沒有任何較為深刻的大曲,因此只能有兩種解釋,一是他選錯了曲子,不然就是他希望在這些作品上加入原本不屬於它們的東西,然而,這是一個演奏家不應該作的事,但更誇張的是,他把這些作品中原本該有的東西都放掉了,就在他不知所云的嘟噥之中…
這場音樂會由波哥雷里奇與陳毓襄輪流演出,所以工作人員必須在兩人交替之間上台闔上一架琴的響板再打開另一架的,既然從頭到尾都是獨奏形式,台上何必擺放兩架鋼琴?也許波哥雷里奇希望單獨使用一架鋼琴,這種堅持是可以接受的,但擺明了是主秀的人,為什麼躲在後面?
主流的解釋是,這場音樂會想塑造一種對比的效果,曲目上慢與快的對比,燈光上暗與亮的對比,鋼琴擺設上後與前的對比,我可以接受這個講法,但我並不同意在音樂會上故弄玄虛,何況使弄的這般拙劣。
他修禪,文宣這麼告訴我們,但,這關我們什麼事?再者,禪是這麼半死不活的東西嗎?
我被這堆嘟噥搞的快窒息了,半場休息時,我一度以為音樂會已經結束,而下半場則是持續的耗弱,我無法在他的樂句裡呼吸,但確實能感受到鋼琴家那毫不平順的吐息,乃至於自己必須在他那雖只有一瞬間卻容易被察覺的急促喘息時,預先作個深呼吸。我無法平靜且無法思考,無法體會這是什麼境界,一個不過49歲的男人,有必要把自己塑造的像尊老仙嗎?我一點都不覺得他超脫了什麼,他不敢面對他的聽眾,不敢面對他的鋼琴,不敢面對他鋼琴家的身份,甚至不敢面對他的生命,而他只有49歲!
夠了,波哥雷里奇先生!
不管你要如何安排你的人生、塑造你的形象、修你的道、信你的教,那都是你家的事,我,一個聽眾,讓你之所以被稱為鋼琴家並賦予鋼琴家存在意義的這群人之中的一個,並不偉大,要求也不高,我走進音樂廳去,只是希望聽到你演奏的音樂,所以…
波哥雷里奇先生,請給我音樂!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